炎炎夏日的最佳美食是什麼呢?
想要消暑、補充精力的最佳美食是什麼呢?
那種令人垂涎的鹹鹹甜甜味道、綿密的口感,以及花椒粉的提味不停地刺激味蕾,似乎有十個胃也不夠裝...
傳統道地的日本關東的作法是「烤→蒸→烤」,藉此不但保留了鰻魚本身軟嫩鮮甜,同時還能去除多餘的油膩感,而關西地區的作法是將魚身切開後直接燒烤,因此品嚐時口感較為酥脆,而搭配隨著時代改變且流傳下來精緻比例調味,也讓鰻魚從國民料理搖身一變成為高級食材。
但是近年來鰻魚魚苗逐年遞減,餐廳幾乎叫不到貨,或是極高的進貨價讓店家無法下手,希望維持生態之際也能有美味供應。
夏季料理-鰻魚 消失在日本菜單中
白鰻最常看到的料理方式是蒲燒,而什麼是蒲燒呢?
日語寫法 | |
---|---|
日語原文 | 蒲焼き |
假名 | かばやき |
平文式羅馬字 | Kabayaki |
蒲燒是一種指切開魚並剔骨之後,淋上以醬油為主的甜辣佐料,串上竹籤去燒烤的日本料理方式。如果不淋上佐料燒烤的東西在日本稱為白燒(しらやき、Shirayaki)。
關於蒲燒的由來在日本有許多不同的說法,當中以作家三田村鳶魚提出的說法比較有名,並受到廣泛的認同:
江戶幕府成立的當時,在江戶城前有一片廣大平淺的濕地和海伸展著。因為要整備江戶的街道,所以各種各樣的土木工程都在這裡進行了。不過比較早期的填拓工程是現在的皇居外苑和馬場先門週邊的沼澤,這裡有許多鰻魚棲息。當時為了應付建築工程的眾多的工人,提供大量需要的食品供給,所以就有人捕捉沼澤的鰻魚,切成大塊狀串上竹籤後抹上燒烤醬,直接放置在攤子上等待出售。由於整個鰻魚並不切開,加上醬燒烤之後的型態,和香蒲的穗很相似,所以就稱為「蒲燒」。當時的唸法是Gamayaki(がまやき),發音經過歷代變化,成為現在的Kabayaki「かばやき」。雖然在當時脂肪多的鰻魚被眾多勞動的工人所喜愛,不過其他人卻認為這是普通而且比較粗俗的食物。
到了江戶後期,開始有切開鰻魚去除骨頭的做法,同時先使用蒸的方式把多餘的脂肪燃燒,也開始普遍使用醬油和糖調和的東西來調味。而現今的蒲燒和當初的已經是完全不同,只有蒲燒這個名稱沿用至今。
日本江戶時代後有了「江戶前」(えどまえ)這個詞語,原本的定義就是指江戶城之前,大約是現在的羽田沖到江戶川河口一帶所捕的漁獲。例如常見的「江戶前壽司」,那就是指在這一帶所捕的魚所做的壽司,而江戶前蒲燒也是指由江戶城前面的沼澤中棲息的鰻魚所燒烤成的。不過目前這一帶已經沒有經營漁業,所以現代的江戶前已經擴大到整個東京灣之意。
相似魚類介紹
![]() |
鰻魚 學名 Anguilla japonica (Temminck & Schlegel, 1847) 俗名 (中) 白鰻;(英) Japanese eel 鰻魚,在世界上有16種,另外3 種是亞種的,所以,一些資料又說有19種。在中國大陸、日本、韓國和台灣出產的鰻魚。被稱為日本鰻(鰻、蟹、蛙養殖技術 劉仁勇編著)。 大陸鰻魚的學名叫鰻鱺,又名叫河鰻、青鰻、白鱔、鳳鱔。鰻在淡水中生長,而在海洋裏繁殖,是屬於一種降河洄游性魚類。 |
![]() |
星鰻 (穴子) 星鰻(Astroconger myriaster),鰻鱺目,康吉鰻科,星鰻屬的一種。地方名:海鱔。 星鰻體呈長圓筒形,一般體長30~60釐米,體重300~700克。 體無鱗,皮膚光滑。側線完全,沿側線及其上方各有一行呈白色點狀的感覺孔。 |
鱔魚 學名 Monopterus albus (Zouier 1793) 異名 Muraena alba, Fulta alba 俗名 (中)鱔魚;(英)Rice-field eel 棲所生態 棲息於稻田、湖泊、河流與溝渠等泥質地,喜鑽洞穴居。夜行性,以水生昆蟲、小魚等為食。口腔皮褶可行呼吸作用,故可直接呼吸空氣。冬季與乾季時,會掘穴深至地下 1-2公尺,數尾魚共棲。 |